
新鄉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是創建于2003年的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2021年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轉設更名。2025年獲批碩士學位一般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地處中原名城新鄉市,現有南、北和大學科技園三個校區,規劃占地面積220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10萬平方米,校區為河南省重點建設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容納3萬余名學生。校園配套設施完善,建有圖書館、標準化運動場(國家二級)、省級標準化餐廳、宿舍樓等,滿足在校生的學習、生活和實踐需求。
學校以理工科見長,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互相滲透、協調發展,設有生物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教學學院。現有本科專業43個,專科專業10個,其中,新一輪河南省重點學科(2023-2027年)3個;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河南省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建設資助項目”5個;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市廳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河南省重點現代產業學院、特色行業學院”2個。
學校不斷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建有生化類、食工類、機械工程類、電氣工程類、經濟管理類、藝術設計類以及公共計算機室、外語語音室等實驗實訓室191個,實驗室設備齊全,為本科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建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0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10個,積極拓寬學生實習實踐渠道與方式。2024年,學校在新鄉市高新區籌建大學科技園項目,旨在為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和創新型企業打造“生態良好、人才集聚、資源高效、成效明顯”的開放式平臺。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緊緊圍繞“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加大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和“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學歷結構高層化、年齡結構年輕化、學緣結構多元化、能力結構完備化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可靠保障。現有教職工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近500人。近年來,學校80余名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中國好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等榮譽稱號。
學校秉持開放辦學理念,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力度。目前已與法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開展學分互認、國際本科等多樣化的學習交流項目,為廣大學子提供優質、便捷的國際化發展平臺。學校獲批德國博世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合作試點項目首批培育建設單位。
遵循“讓家長放心、使社會認可、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培養理念,狠抓人才培養各個環節,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三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比賽中,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近300項,省級獎項1000余項。學校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位居同類院校前列。2025年,四年制本科各專業考研平均過線率達37%,平均升學率達15.48%。建校以來,累計向社會輸送了4萬余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綜合素質能力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為我國尤其是河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校始終堅持走社會效益第一的公益性辦學道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聲譽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學校先后獲得“河南省‘五好’基層黨組織”“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優秀民辦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志愿者最佳合作單位”“河南省5A級社會組織”“新鄉市全面深入實施‘十大戰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河南省教育大會精神,按照我校第一次黨代會確立的奮斗目標,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發展、開放興校”戰略,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更加飽滿的進取精神和更加蓬勃的昂揚斗志,凝心聚力,克難攻堅,為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奮斗。
(相關數據截止至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