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江西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她坐落在工人運動的搖籃、擁有“云中草原、戶外天堂”武功山的萍鄉市,隸屬江西省教育廳直屬管轄。
一、悠久的辦學歷史
學校創辦于1956年,肇始于煤炭工業部在江南設立的第一所煤炭類中專學校,1958年與中南煤炭管理局萍鄉煤礦干部學校合并成立江西煤礦學院(本科),1964年復名萍鄉煤礦學校,1973年更名江西煤炭工業學校,1994年入選國家級重點中專,1996年更名江西省第一工業學校,2002年升格為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五易校名,但初心不改,始終以“為中華育英才、培大國之工匠”為己任,為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高技術高技能人才。
二、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是“紅心鑄魂、匠心賦能——雙心”主題黨建品牌特色。在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學校先后榮獲江西省第一批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和萍鄉市紅色堡壘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獲評全省高校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思政考核中獲評A等,獲批全省“家門口的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1個,獲評江西省高校“雙師同堂”示范課堂2個。
二是著力打造“三心”校園文化特色。學校致力于提升廣大師生學習和生活環境,積極推進環境文化讓人舒心、學習工作讓人開心、安全保障讓人放心的“三心”校園文化建設,廣大師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持續開展“毛澤東誕辰紀念周”傳統特色活動,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
三是專業對接產業的專業發展特色。學校緊緊圍繞省委“1269”行動計劃和萍鄉市“10210”產業發展布局,充分利用“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專業對接產業品牌創優活動,持續拓寬政校企合作平臺,不斷深化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聯合共同體、現場工程師、產業學院建設,先后同浙江省紹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訂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世界500強企業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材料產業學院、教師實踐流動站。學校作為牽頭院校成立萍鄉市新材料市域產教聯合體,入選全國新能源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
四是“育訓結合、德技雙修”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機制、筑牢“五育并舉”根基,大力推進“一站式”學生綜合社區建設,全面提升校園文化綜合育人實效。不斷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真正實現人才培養從學校到企業、從學習到就業、從課堂到崗位的無縫對接。
三、雄厚的辦學實力
學校現有占地面積630余畝,有在校學生1.5萬余人(其中本科生435人),設有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基礎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開設聯合培養專升本本科專業2個、全日制高職專業40個,其中光伏、采煤、礦山機電等3個專業為全國重點專業,數控技術等6個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機電和光伏2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優勢專業,并入選江西省高水平建設專業群。
學校現有在職教師700余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7人,有博士學位7人、江西省學科帶頭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9人、江西省高層次人才22人、江西省首席技師3人、江西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教師1人、江西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項目1人、江西省優秀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1人、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江西省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1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雙師型”教師231人。
四、良好的辦學業績
一是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以“一把手工程”為統領,統籌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學校的畢業生以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社會適應快深受廣大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連續多年穩居全省普通高校第一方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在95%以上,學校連續多年獲評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評估優秀單位,2023年省教育廳專門致以感謝信。
二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成效顯著。近年來,學校師生在各類技能競賽中累獲佳績。獲馬蘭花全國創業培訓講師大賽獲一等獎1項,獲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省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14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9項,獲評江西省首批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獲職業技能大賽國家級二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53項、二等獎63項、三等獎107項;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銀獎2項、銅獎1項、省級金獎5項、銀獎8項、銅獎1項。建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在線精品課程4門,入選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5本。
三是辦學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江西省文明校園、江西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江西省高校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連續2年獲評江西省平安校園、連續16屆萍鄉市平安建設先進單位,并在2023年度全省高等職業學校(公辦專科)綜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五、清晰的辦學目標
學校按照國家“三新一高”戰略部署、圍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決策,堅定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堅持“厚德、強技、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堅定“以新工科為主體,以新能源為特色,以數字經濟為發展方向”的辦學定位,錨定“建設一流的專業”“鍛造一流的師資”“培育一流的學生”“鑄就一流的質量”等“八個一流”建設目標,打造山水詩意校園、人才培養高地,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省內一流”的高水平職業院校。
(數據截至202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