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綜合性全日制本科高校。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99年的中外合作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201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2019年5月更名為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全國人大常委會外事委員會原主任委員、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為學校名譽校長。建校以來,學校秉承“中西合璧、知行合一”的校訓,開拓進取,砥礪前行。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不斷提高。目前,學校設威海和濟南兩個校區,主校區坐落在威海市國家4A級旅游度假區乳山銀灘,背依多福山,面朝大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校區占地面積2115畝,校舍建筑面積56.7萬平方米。設有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國際商學院、管理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城市學院、護理學院、藝術學院、STEM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武術學院、綜合學院、思政部、基礎部、體育部等16個教學單位。開設59個本、專科專業,形成了文學、經濟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建設格局。學校注重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建有應用外國語實訓中心、國際商務實驗實訓中心、旅游管理實訓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城市工程實訓中心、健康護理實訓中心等8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其中,應用外國語實訓中心為部級示范實訓中心,整體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有134個校內實驗實訓室,146個多媒體、E化互動教室,26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數字化校園實現了全覆蓋一體化智能管理。電視播控中心能夠同時轉播11種外語節目。圖書館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館藏圖書352萬冊(紙質202萬冊,電子版150萬冊),中外文報刊700余種,重要的電子數據庫33種。建有完善的圖書資料自動化管理系統,具有豐富的網上資源。建有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3個、球類運動場36個,體育館、健身中心等各種體育設施十分完善,每年有多場國家級體育賽事在校內進行。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和留學生公寓等生活配套設施達到較高水平。學校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現有專任教師11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和其他高級職稱的483人,具有雙師型資格的專業課教師581人,業界兼課導師234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652人。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國家級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專業教指委委員4人,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人,“山東省首席技師”“齊魯工匠”2人,省級以上教學名師6人,全國和省級優秀教師15人,還有一批相對穩定的外籍專家駐校任教。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堅持教學質量一把手工程,積極構建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技能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體系。現有省級特色、品牌、高水平專業(群)12個,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4門,近年來完成省部級教改課題23項,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在最近一輪山東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中,7個一級指標均為優秀,以優異的成績獲得通過。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積極搭建各種科研和技術創新平臺。電子商務與技術研發中心是省級技術創新平臺;外事研究院獲批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學校還建有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院、藝術研究院、國學研究所、外語翻譯研究中心、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牡蠣研發中心、中國先秦史學會孫子兵法研究院、山東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學研究會高等教育研究院先后在學校落地。近年來,學校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3項,市廳級科研項目89項。學校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422篇,出版學術專著75部,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1項,獲得市、廳級及以上優秀科研成果獎61項。學校大力開展就業創業教育,畢業生供不應求。建校以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近6萬人,他們當中既有在國家黨政機關服務的優秀公務員,也有身價過億的企業界領袖;既有像受到習總書記接見的第27任“雷鋒班”班長牟振華一樣的英雄衛士,也有像“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常彥磊一樣的青年創業帶頭人。他們正在成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設立了外語培訓中心、譯林翻譯公司,為社會提供多語種、多層次外語培訓和翻譯工作。近年來,校企已與地方政府及200余家企業開展了深入的戰略合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京東集團、蘇寧云商集團、中國平安等知名企業均在學校建有校內實訓中心。其中,京東校園實訓中心榮獲“全國職業學校電子商務互聯網+雙創實訓基地”榮譽稱號。學校還與中國商業聯合會易貨貿易分會合作成立了全國首家易貨貿易產業學院;與華為集團、濟南博賽集團合作成立了信息技術產業學院,為產業升級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服務。每年面向社會各界開展的各類專業技能和職業崗位培訓20000余人次。學校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對外合作伙伴涉及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韓國、日本、泰國及臺灣地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所高校。合作項目包括專升本、專升碩、本碩連讀、交流生、交換生、短期研修等眾多形式。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實習與就業項目,為學生努力搭建赴新加坡、迪拜、美國、韓國、日本等高端就業項目及香港五百強企業實習、互惠生、帶薪實習、郵輪等多個實習項目的平臺。近年來,選送2303名學生出國留學或海外就業,國際化辦學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學校黨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學校依法設立了董事會、校務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等組織,各司其責開展工作。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強化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多門課程榮獲“山東省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學校被中共山東省委命名為“山東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并被評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學校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各種學術、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在國家和省級各類專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各類獎勵752項,其中國家級獎104項。近五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6.5%以上。由于管理規范、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先后獲得“全國誠信示范院?!薄白钍軞g迎的本科院校”“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山東省5A級社會組織”等榮譽稱號,校長孫承武教授榮獲國家“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