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中德兩國政府職教合作項目——合肥中德印刷培訓中心,2004年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劃歸省委宣傳部領導并管理,業務上接受省教育廳指導。
堅持?立德樹人,筑牢人才培養根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系統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被評為安徽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創新黨建領航思政潤心協同育人機制,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被評為安徽省課程思政建設先行高校,獲第三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持續踐行“以體強身、以美化心、以勞立人”的育人理念,形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
實施雙元驅動,創新職教發展路徑。秉承“厚德力行 博學勤思”校訓,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創新工學結合,踐行“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特色化、高水平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已發展成為安徽及長三角地區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文旅行業的重要人才基地,是國家“印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數字出版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全媒體采編人才培養基地”,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和長三角新聞出版職教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立足需求導向,打造特色專業體系。堅持“學科對接產業、專業服務需求”專業建設思路,構建了以新聞傳播、藝術設計、機電信息、經濟管理為支撐的四大專業集群,開設攝影攝像技術、動漫制作技術、包裝策劃與設計、大數據與會計等35個專業,形成“1+10+24”的金字塔式專業體系(1個國家級重點專業為引領,10個省級重點、特色、教改專業為骨干,24個校級專業為基礎)。通過校際合作建設2個高職分院、3個中專分校和2個本科專業,構建“中職-高職-本科”貫通培養模式,為區域產業升級提供兼具數字智能素養與文化創意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技能人才支撐。
推動強師筑基,優化教學資源供給。堅持師德師風與專業能力并重,著力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45人,其中專任教師407人,教授、副教授85人,博士、碩士189人。擁有國家行業領軍人才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宣傳文化領域拔尖人才、江淮名家等省級人才6人,省級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教壇新秀等教學骨干40人。建成省級創新科研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建有82個專業實驗實訓室和1個質量檢測中心,配備3500余臺(套)先進儀器設備,形成覆蓋融媒體、數字創意、智能制造、財經管理等多領域的實訓教學體系,為8300余名學生提供優質實訓條件。
構建校企協同,共建產教融合高地。堅持“高水平辦學、高質量融合”的發展定位,深度對接新聞傳媒、文化創意、智能制造、經濟管理類企事業單位,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新生態。近年來,學院與中國聲谷、安徽新媒體集團等省內外400余家大中型企業合作,設立教學實踐基地、開設產業訂單班、拓展行業培訓等,提升學院服務產業能力。聘請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擔任產業教授、企業導師,建有4個技能大師室和4個勞模工作室。通過引入企業生產實際案例等方式,將行業標準融入課程體系,推進實訓教學與企業生產精準對接,實現產業鏈與教育鏈的精準對接。
突出德技并修,彰顯人才培養成效。秉持“以德立人、以質強校”的辦學宗旨,通過“崗課賽證”融通培養模式,在職業技能競賽中累計斬獲省級以上獎項近2000項,特別是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等國家級賽事中屢創佳績,獲獎總量與質量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多次被評為“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一批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發展”的優秀畢業生活躍在各條戰線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7.65%,受到了主管部門表彰和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
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圍繞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發展,緊密對接數智創意、數字產業、人工智能等新型業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產教融合機制,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貢獻。(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