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理工學院坐落在“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天下英雄城”江西省南昌市,是教育部批準設置、南昌航天科技集團出資舉辦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99年創建的江西航天科技專修學院,2001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江西航天科技職業學院;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江西省首批民辦本科高校,定名為南昌理工學院。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專家組一致評價:南昌理工學院是民辦教育的一面旗幟;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南昌理工學院是全國示范性民辦高校,國防教育特色鮮明,軍魂育人成效顯著;2016年、2022年分別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列為“十三五”“十四五”碩士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24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占地面積3800畝,校舍建筑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學校下設18個教學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建有268個實驗(實訓)室,391個校外實習基地,擁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館藏圖書文獻資料341萬余冊,電子圖書130余萬種,各類中外文數據庫16個。
學科專業。學校以“科教興贛、科技強省”為目標,主動對接和精準服務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構建了以工為主,理、經、管、文、法、藝、教育等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63個本科專業(在招專業53個)。現有江西省高校重點學科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3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項目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3萬人。
人才培養。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專業和課程建設為抓手,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擁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14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共享育人課程及一流課程40門次,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4項、省級青年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尤其2023年獲江西省高等教育類(本科層次)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是全省民辦高校唯一獲得特等獎的高校。近三年,學生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機器人大賽、ACM-ICPC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和“互聯網+”創新創業、挑戰杯、職業規劃等大賽中獲獎7700余項。學校連續5次被評為“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形成了“進口旺、出口暢、中間質量有保障”的喜人局面。
科學研究。近年來,學校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在“產、學、研、用”方面結出豐碩成果,服務地方的能力不斷提升。現有省級院士工作站、省級重點實驗室、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省市級平臺 16 個、校級科研平臺45個,其中江西省太陽能光電材料重點實驗室獲得“江西省十佳省級重點實驗室”榮譽稱號,學校院士工作站被評為省級院士工作站,是全省民辦高校唯一;2024年,學校獲批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南昌市重點實驗室1個。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4項、全國重大研編出版項目1項、江西省“雙千計劃”項目6項,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58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00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60余部;獲授權各類專利、軟件著作權760余件(項)。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進步獎2項,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1項。
師資隊伍。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穩步推進“五大工程”建設,實施雙百計劃,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800余人,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700余人,占專任教師的93.26%;具有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占比63.6%。教師中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省“雙千計劃”、省贛鄱英才555工程專家、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等70余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學校聘請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歐陽自遠院士為榮譽校長,中科院王梓坤院士為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辦學25年來,累計為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名優秀畢業生,涌現出長期扎根在軍隊、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基層一線工作的知名校友,其中全國人大代表、井岡山神山村副書記左香云多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陳至立蒞校視察,稱贊學校“神奇美麗,很有特色”。辦學成就受到中央、省部級等領導的高度贊揚和社會的肯定。
踔厲奮發啟新程,勇毅前行向未來。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體師生將以“航天科教,興我中華”為辦學宗旨,秉承“科學、求實、厚德、創新”的校訓,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堅守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踔厲篤行、銳意進取,朝著建設成為人才培養質量高,服務地方能力強,辦學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應用型民辦大學而努力奮斗。(以上數據截止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