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直屬的一所具有鮮明化工和建材行業特色及技術優勢的國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內蒙古石油化工學校和1979年建校的內蒙古建材工業學校,兩校于2003年合并升格為高職院校。經過20余年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學校先后成為國家骨干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單位、全國化工行業技能人才評價先進單位、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單位,獲評“全國優秀易班共建高校”。
學校秉承“厚德博學、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切實培養適應新時代、新產業、新技術要求,具有職業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層次、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建成特色鮮明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校以來已為自治區培養了10萬余名技術技能人才,為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占地769畝,建筑面積26.2萬㎡。固定資產總值104026.6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8167.62萬元。現有教職工570人,高職在校生10952人。設有化學工程系、機電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通識教育教學部、思政理論教研部、體育教學部等教學單位。學校緊密對接自治區新能源、新型化工、現代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布局專業,專業涵蓋生物與化工、裝備制造、能源環境與安全、公共管理與服務、電子與信息等大類,現有招生專業42個。建有“煤化工技術”1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化工裝備技術”“大數據技術”2個自治區級高水平專業群,國家級重點專業7個,自治區特色專業3個,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12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5個。
學校聚焦立德樹人,人才培養成效顯著。2014年“開發大型現代煤化工教學工廠,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近四年,獲評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協會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7項,在“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中斬獲1金1銀,自治區學生技能大賽、金磚國家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東北三省一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比賽累計獲得一等獎42項、二等獎74項、三等獎58項,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原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國家級銅獎6項、自治區級特等獎4項、金獎22項、銀獎40項、銅獎96項。近年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畢業生深受社會及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大批優秀畢業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
學校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化產教融合。近四年來,學校牽頭成立政行企校多元共治的“智慧化工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多家頭部企業聯合成立產業學校,聯合開展“訂單班”“工匠班”人才培養,建成10個自治區“工匠班”;30個專業可開展“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證,可開展43個工種的技能人才等級評價認定工作。學校入選國家西部地區50所產教融合卓越高職學校,獲批自治區級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單位、自治區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自治區“工匠學校”。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校內專任教師46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職稱的35人,副高級職稱的141人,具有碩士學位專任教師285人、博士17人,“雙師”素質教師309人。有全國“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7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自治區突貢專家3人、自治區草原英才2人、自治區級勞模1人、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自治區“五一”巾幗標兵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2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師6人,自治區級教壇新秀12人,自治區最美教師1人,自治區優秀德育工作者2人,自治區高校優秀輔導員1人,自治區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1人。有自治區級專業教學團隊13個,自治區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教學名師3人。近四年,教師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區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9項,全區職業院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
學校堅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學”的方針,持續提升科研能力。近四年,教師獲批國家級項目3項,自治區級縱向科研項目課題102項,橫向課題和技術服務50項,成果轉化13項,國家專利和軟著90件,SCI、EI論文24篇,核心論文80篇;榮獲中國科協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行業學會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批自治區“優秀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內蒙古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5年)”。
學校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獲聘魯班工坊建設聯盟觀察員單位;與蒙古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埃及、坦桑尼亞等國家的大學及文化教育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目前,全校師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扣辦好辦實“兩件大事”和“闖新路、進中游”目標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謀劃第二輪國家“雙高計劃”項目為重點,以提升辦學能力和深化產教融合為路徑,以專業群建設對接區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為特色,以校企合作助推職教出海為攻堅點,奮力續寫現代化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建設新篇章,力爭為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注:內容及數據截至202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