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1年,素有“鐵路黃埔”的美譽。前身為天津鐵路工程學校和天津鐵路分局職工培訓中心,兩校于2004年由北京鐵路局移交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2005年合并組建高職學院。
學院是天津市唯一一所以軌道交通專業為特色的高職院校,為全國軌道交通事業和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提供人才支撐。建校74年來,培養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政府特聘專家王夢恕,中國高速列車“第一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東曉等為代表的10萬余名優秀畢業生。
學院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理事單位、中國職教學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通信工業協會軌道交通產教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鐵集團鐵路機車司機培訓考試基地,是天津市“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和天津市職業教育創優賦能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是天津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博士(碩士)培養基地,是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天津市文明校園先進學校。
【辦學理念】學院堅持“以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為綱,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魂,以立德樹人為本,以思想建設促進政治建設,以制度建設保障政治建設,以問題導向引領內涵提升”的新時期黨建工作思路,秉承“崇德、尚能”校訓和“團結、勤奮、嚴謹、文明”校風,傳承“我以學院為榮、學院以我為傲”的優良傳統,遵循“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高于一切”的辦學理念,明確“立足京鐵、服務國鐵,涵蓋軌道交通全領域,爭創一流”的辦學定位,堅持“建國際品牌、樹國內名牌”的發展思路,弘揚“精神抖擻、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新時代鐵院精神,厚植“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創新成果論業績”的價值觀和人才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礎信息】學院設有三個校區,其中,北寧校區位于河北區建昌道21號,占地面積184.05畝;南校區位于河北區金鐘河大街232號,占地面積35.15畝;水西校區位于西青區凱苑路148號,占地面積215畝?,F有教職工477名,在校生9200余人,其中留學生19人。年均為軌道交通行業輸送3000余名高技能人才。
學院積極融入生產要素,建成服務軌道交通專業布局的全功能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國家級動車組檢修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虛擬仿真研創中心、高鐵綜合實訓中心、城市軌道交通綜合實訓中心、動車組一級檢修模擬仿真實訓室等109個校內實訓室(中心),建有動車組檢修技術等3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等2個專業技能協同中心,建有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軌道車輛技術、砌筑、室內裝飾設計等6個項目天津集訓基地,實習實訓設備總值達1.7億元。
【師資力量】學院秉持“德技并修、校企共育”教師發展培育戰略,全面加強師德師風、教學能力、科研水平、數字素養等多維度培養,著力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新格局。現有專任教師251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達65.40%,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占比32.28%,“雙師型”教師比例達76.30%。學院師資亮點紛呈,擁有世界職業技能大賽金牌選手1人,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金牌選手2人、銀牌選手1人,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1人、杰出教師2人,全國技術能手1人,省級技術能手2人、優秀教師1人、先進集體1個,行業教學名師4人。
【人才培養】對接天津“1+3+4”產業體系,構建以軌道交通類專業為主、以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現代服務為輔的專業布局,舉辦33個專業,建有覆蓋車、機、工、電、輛、供的軌道交通綜合性實訓基地。學院始終堅持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課程與崗位對接、教學標準與崗位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供給與人才需求對接,培養軌道交通企業“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
學院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績效考核為引導,激勵師生積極參加各類大賽。同時,做好大賽成果轉化,優化教學改革舉措,推進“崗課賽證”深度融通,研發大賽設備2套,建成了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師生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中獲一金一銀四優勝、在“挑戰杯”競賽中斬獲一金一銀一銅,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等重要賽事中屢獲佳績,近三年獲得國家級標志性成果及榮譽80余項,省部級標志性成果400多項。
【校企合作】學院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北京、廣州等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以及天津地鐵、深圳地鐵等440余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校企在人才共育、基地共建、師資互聘等方面深入合作,共組33個專業指導委員會,合作開發教材156部、課程264門。
學院與中國鐵路北京局、中鐵六局、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等企業合作建立了121個校外實習基地,實施了“校中廠、廠中?!苯ㄔO工程,與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共建了“工程檢測中心暨鐵道建筑產業學院”,與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銳捷網絡產業學院”、與廣州南方高速鐵路測量技術有限公司共建了“南方高鐵產業學院”、 與北京京東乾石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京東智能供應鏈產業學院”、與天津宣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天津宜科產業學院”、與交控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共建了“交控裝備產業學院”。
【就業創業】學院扎實推進畢業生就業,全面實施訂單培養、定向培養。近5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3%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100%,專業對口率87%,畢業生起薪值連續多年居天津首位,學院作為天津市唯一的一所高職院校入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連續兩年獲得“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考核評價優秀單位”稱號。近三年,培養普通高職畢業生8561人,平均去向落實率96.14%,平均簽約率73.35%,其中簽約到大中型國有軌道交通企業畢業生占就業人數的62.3%,就業質量得到了廣大畢業生和家長的認可,形成了“就好業到鐵院”的就業品牌。
學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堅持“思創融匯、產創融合、專創融通”理念,緊密圍繞智能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精心實施“六個一”工程,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服務行業創新發展,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近年來,共有4322個學生創業項目參加學院“睿道杯”創新創業大賽。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振興杯”“黃炎培”等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學院共獲全國金獎2項、銀獎3項、銅獎21項,天津市特等獎1項、金獎42項、銀獎67項、銅獎126項,獲省部級以上獎項數量位居天津市高職院校前列。
【學生工作】強化理論武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為核心,構建三全育人機制,形成“一二三四五六”的育人模式:聚焦“一切以學生健康成長為中心”這一根本理念,圍繞“高素質培養、高質量就業”兩條主線,推進“思想成型、健康成人、技能成才”三融合育人體系,落實“思政工作進班級、進社團、進宿舍、進網絡”四進要求,培育“一批青春領路人、一批優秀學生榜樣、一批實踐育人基地、一批愛國主義活動、一批校園文化精品”五個一批項目,秉持“細、小、實、親、嚴、新”六字工作要求,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推進學工隊伍建設,在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中不斷加強輔導員、班主任主體作用發揮;扎實推進學風校風建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點和軌道交通行業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和中國鐵路北京局、天津市各團區委簽訂校企團建合作協議、志愿服務協議,連年開展“小節日大站點”、北戴河站志愿服務等志愿服務,前置職業導航,培養學生知鐵路、懂鐵路、愛鐵路的精神內涵。規范學生社團建設,完善社團管理制度。五年來,學院獲評全國鐵路“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三下鄉”先進團隊、“全國暖冬行動”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全國無償獻血單位促進獎、天津市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等榮譽稱號。
【國際交流】學院致力于為國內外軌道交通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直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非論壇的重要指示精神,學院建成了非洲第一家“魯班工坊”——吉布提魯班工坊。此外,還建成了海外高鐵技術技能培養中心——泰國魯班工坊鐵院中心,建成第一個以“云揭牌”形式完成啟動運營儀式的魯班工坊——尼日利亞魯班工坊。三個魯班工坊均入選全國首批魯班工坊建設運營項目,凝練出“4+2+1+1”魯班工坊建設模式,牽頭成立魯班工坊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完成了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探索實踐。學院獲泰國詩琳通公主獎;學院魯班工坊研究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天津市特等獎;泰國魯班工坊鐵院中心學生在泰國首屆鐵道運輸系統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學院招收泰國、印尼、老撾、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留學生145人,“留學津鐵”品牌日益彰顯。
【社會培訓】堅持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雙輪驅動”,積極服務企業員工素質提升,擁有全部29個軌道交通關鍵崗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資質,年均為軌道交通類企業培訓員工超過1萬人,受到企業一致好評,是行業公認的“職工成長搖籃”。打造涉外培訓品牌,始終致力于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秉持“教隨產出、校企同行”合作理念,積極與中國土木、中國鐵路北京局等龍頭企業開展合作。近年來為亞吉鐵路、雅萬高鐵、幾內亞西芒杜鐵路等項目培訓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4200余人,是國家“一帶一路”標志性鐵路建設與運營的“本土人才孵化器”。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