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是2003年由岳陽師范學校獨立升格的全日制公辦高等學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湖南省高水平專業群(A類)建設單位。學校占地面積800多畝,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資產7億余元。設有學前教育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小學教育學院、數智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商貿旅游學院等6個教學院,共開設26個高職專業。現有教職工9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150余人,碩(博)士200余人,“雙師型”教師200余人,在校學生15000多人。多年來,學校始終保持師范教育的底色,不斷擦亮職業教育的本色,著力彰顯民族教育的特色,為岳陽和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
教師教育優勢突出。學校前身為1952年建校的岳陽師范學校,曾經是“全國百強師范”,教師教育辦學已有70余年歷史。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2個專業群為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學前教育專業群為湖南省高水平專業群(A檔)。擁有湖南省職業教育“楚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名師2個、名師工作室2個,岳陽市重點實驗室1個,多名教師獲評省技術能手、省優秀教師。建有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小學教育、科學教育3個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嬰幼兒照護行業數字博物館獲批湖南省教育廳“大國長技”項目。獲批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學生技能競賽國家一等獎、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國家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多項。牽頭成立了“嬰幼兒早期教育和照護服務產教聯盟”“智慧教育聯盟”和“小學教師教育專業聯盟”3個省級教育聯盟,聯合省內10多家知名托幼機構成立了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岳陽市小學和幼兒園教師中,近50%為學校畢業生,涌現了一批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最美鄉村教師。
民族教育特色鮮明。學校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智力援藏”“智力援疆”“智力援青”戰略,主動融入國家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1993年創辦內地西藏班,2011年承擔新疆高校畢業生來湘培養任務,2015年承擔青海藏區學生培養任務,2019年承擔西藏“教育部鄉村教師定向培養專項計劃”委托培養任務。開辦民族教育30年來,學校累計為西藏、新疆、青海等邊疆民族地區培養了10000多名各類人才,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教育援藏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西藏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定點培養基地、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示范基地、湖南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職業教育發展迅猛。近年來,學校積極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錨定岳陽市委“1376”總體思路,緊盯岳陽“1+3+X”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將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作為基本辦學模式,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湖南云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建設形成了藝術設計、電子信息、商貿旅游等專業群,其中藝術設計專業群先后入選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高水平專業群(A檔)。擁有湖南省職業教育“楚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楚怡”工坊2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1個,岳陽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1個,多名教師入選省121人才、岳陽市巴陵青年英才、岳陽市巾幗英才等。教師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多項,獲批國家級規劃教材、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國賽一等獎、省級優秀教材、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科技成果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畢業生“留岳率”較高,學校多次獲評全省高校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