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創辦于1960年,前身為九江船舶工業學校,先后隸屬第一、第三、第六機械工業部和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80年成為“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1994年成為全國首批10所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試點學校,1999年由原國防科工委劃轉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更名為九江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建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獲評“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2024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以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為基礎設立江西職業技術大學。
學校建有十里、濂溪兩個校區,占地1700多畝、建筑面積58萬多m2,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逾3億元,圖書資源總量230余萬冊,總資產原值逾20多億元。設有二級學院8個、教學部4個,開設本專科專業58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萬余人,教職工1100余人。建有工業工程中心、船舶智造實訓大樓、物聯網技術實訓大樓、生產型工程訓練中心、產教融合發展基地,專業實驗實訓室316個。其中,建成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實驗實訓室40個。入選“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
學校全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已被江西省委確定為“職業院校領域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先行先試單位”,建有全國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培育基地1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個、省級大師工作室和“雙師型”名師工作室10個,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師教學團隊5個、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2個,國家級人才、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青年井岡學者、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教學名師、省首席技師146人次。
學校不斷優化“德技并修、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以船舶工程、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為主要特色,交通運輸、建筑工程、旅游商貿等多門類協調發展的十大專業群,建有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國家示范專業5個、國家骨干專業7個、全國裝備制造類示范專業點2個、國防軍工特有專業8個。主持建成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6項、省級46項,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國家規劃教材16本、國家級精品課15門,實施現代學徒制、現場工程師等國家級試點4項、省級11項。近五年,學生在國省級技能大賽獲獎1400余項(其中國際、國家級一類賽事特等獎一等獎22項),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涌現了“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一批科技人才和創業典型。
學校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拓展社會服務,政行企校共建產教融合共同體4、職教集團2個、產業學院4個、實習就業基地370個,獲批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級大學科技園、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等,建有國家數控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內河船員教育和培訓基地、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國家重點支持工匠學院,社區教育連續7年榮獲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與10個國家和地區的40所院校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建立“一帶一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聯盟、國際人才培養基地6個,成立泰國、巴基斯坦2個海外分校,在籍學歷和非學歷留學生400余名,榮獲“世界職業院校與技術大學聯盟卓越獎”“中泰職業教育合作突出貢獻獎”。
近五年來,學校先后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教育部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第二批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等榮譽,入選“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全國職業院校教學管理50強”“全國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等,連續十屆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文明單位”稱號,獲評“第一屆江西省文明校園”。
邁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高質量建成“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為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綜合性本科職業技術大學而不懈奮斗!
(數據更新至2024年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