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舉辦,江西省教育廳代管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奠基于1978年成立的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技工學校。1984年,在技校基礎上成立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學校(中專)。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2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升格為普通高等學校并更為現名。2010年,學院入選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2013年以“優秀”等級通過驗收;2014年,成為江西省高職院校首批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試點單位;2018年、2023年兩次入選江西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辦學條件充足完備。學院地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有艾溪湖、青山湖兩個校區。2023年9月,共青城產教融合基地(一期)竣工投入使用,學院總占地面積1043畝(695206 ㎡)。固定資產總值12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6億元。校內實訓基地216個,其中綠色智能建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獲評全國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另獲評省級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3個、省級重點試驗室1個。圖書館建筑面積2.3萬m2,閱覽室座位1800個,藏書120萬冊,館舍面積和藏書總量位居省內同類院校之首。先后獲評全國教育信息化首批試點單位、全國高校公寓(宿舍)管理先進單位、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全國職業院校資源建設60強院校。
專業設置特色鮮明。學院下設9個二級學院和一個技師教學部(原江西現代技師學院),在校生總數21525人。開設高職專業45個,建成國家骨干專業3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5個,擁有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和省級特色(示范)專業20余個,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專業群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形成了以材料工程、物流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為主,緊密對接江西省“2+6+N”產業發展規劃的特色專業群。先后兩次獲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是江西省1+X證書制度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點、21項試點證書的聯盟牽頭單位,共有48個專業參與證書試點工作。
表1: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重點特色專業一覽表

人才隊伍結構優良。學院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內培外引、校企共育”,不斷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現有教職工1074人,其中專任教師964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45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507人,“雙師型”教師占比76.6%。獲批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創新教學團隊7個,工人先鋒號2個,省級名師、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獲評國家級、省級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稱號176人(191人次)。
表2:學院省級以上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一覽表

學院有全國建材行指委副主任1人、各類行指委員5人、專指委主任1人、委員6人,省督學評估專家2人。
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學院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23項,其中省級一等獎(以上)5項;建成國家精品(共享)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119門;參與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個、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出版國家規劃教材8部(其中入選國家“十三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3部,入選國家“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5部)。教師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省級一等獎以上27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4項。“十三五”期間,教師累計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103篇,出版教材(著作)122部;獲批立項省級以上課題76項,獲批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178項;為社會開發高水平應用性技術成果41項,與企業合作開展的2個重點產學研項目獲省教育廳科技成果獎。
鑄魂育人深入推進。學院實施黨員先鋒創績提升行動,大力推進“雙帶頭”培養,計算機系黨支部2024年獲評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緊緊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入選省級綜合改革試驗區項目連續兩年(2023-2024)居全省高職院校第一,2020-2021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質量測評A等。單文增老師入選感動江西教育十大人物、南昌市第八屆道德模范。大力實施“五維一體”文化育人(一年級開展紅色文化育人,二年級開展工匠精神育人,三年級開展校友文化育人,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心文化貫穿育人全過程)。學院先后獲評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高職院校校友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西省首批勞動教育特色示范校、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園示范學校、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范中心。
產教融合勢頭強勁。先后與260多家省內外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校企共建智能光電產業學院等二級產業學院11個,共推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培養和現場工程師培養,獲評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入選國家首批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項目。牽頭組建江西省首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教集團—江西現代職業教育集團,現有成員單位125家。2020年,集團入選第一批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全力推進產教融合“兩翼”建設,先后牽頭組建南昌市光電產業產教聯合體、江西建材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元宇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數字營銷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其中,南昌市光電產業產教聯合體2024年獲評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盤活數據協同育人激活資源融創助產遞進式培養光電產業高適配高技能人才》獲評全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22年,學院入選全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100強首批院校。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院是國家建設行業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國家首批電子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數控技術實訓基地、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技能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2019-2021年,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獲獎總數排名全國第七、江西第一。2017-2021年,連續五年蟬聯江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一。2022年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加權總分列全國第三。大力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成2050平米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中心。積極搭建就業合作平臺,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以“優秀”等級通過2016-2018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以“A”級通過全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督導評估。學院是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發展指數100強院校。
國際交流邁開大步。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派遣教師長期駐外工作,并先后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韓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的高校及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2024年,與韓國平澤大學合作舉辦的軟件技術中外合作班順利開班;成功完成埃塞俄比亞國家水泥生產技術員Ⅳ級和V級職業標準開發項目,并獲該國勞動與技能部官方認證;承接中國—馬來西亞青年職教培訓計劃,歷史性地迎來了20名海外學子,為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學院注重外籍教師引進與培養,先后有2名外籍教師獲省政府授予“廬山友誼獎”。
社會服務深耕細作。學院是全國首批示范職業技能鑒定站、國家百家職業技能鑒定“直通車”試點單位、江西省優質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江西省首批職業技能鑒定綜合評價試點院校。學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選派教師參加援疆支教,多次選派畢業生赴新疆、寧夏等地投身“西部計劃”。駐尋烏縣南橋鎮團紅村扶貧工作隊屢獲表彰,其中第一書記賴瑋被省政府授予“江西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大力開展社會培訓,承擔職業院校師資培訓“國培”項目屢創新高,近五年年均各類培訓人數超4萬人,社會服務創收2024年突破1000萬元。
面向未來,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創建全國一流高職名校目標,努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