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屬公辦 深耕職教
上海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Shanghai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中文簡稱:上海建管職院;英文簡稱:SCMC)是一所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隸屬于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共建共管的公辦全日制新型高等職業院校。學院擁有深厚的住建行業職業教育辦學背景和辦學基礎,獲得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上海市文明校園、建設部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突出榮譽,立足打造行業特色鮮明,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與國家建設及上海超大城市建設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背靠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區域經濟。學院占地面積308.9畝,總建筑面積12.11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301人,目前擁有3個學歷教育校區,其中總校區位于青浦高涇路,處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地一一虹橋國際商務區;青浦金澤校區位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啟動區,徐匯校區毗鄰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要項目所在區域一一西岸數智谷。同時還擁有普陀區武寧路、黃浦區麗園路、靜安區延安西路3個繼續教育分校區。學院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區域協同優勢,致力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 協同育人
學院由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優質教育資源和頭部企業資源,深入推進行業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打造集產、學、研、轉、創、用于一體的人才培養創新平臺。緊貼行業發展戰略布局,開設8個二級學院(部),形成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基礎教學部為基石,智能建筑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學院、園林技術與藝術學院、智慧城市管理學院等4個專業學院為支撐,技能促進部(技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為兩翼的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產學研一體的辦學格局。
學院充分發揮行業辦學特色,積極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探索高水平高職院校的建設路徑。與上海西虹橋導航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32家單位共建首批上海市市域產教聯合體——上海北斗產業園區產教聯合體;與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東師范大學聯合牽頭,共20家行業企業、協會、科研機構、高校和職業院校共同參與的上海建設管理產教融合共同體,獲市教委推薦申報教育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住建文化研究中心,深挖厚植行業文化,不斷增強新時代住建行業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市政工程學院與隧道股份建立共建“隧道股份數字市政產業學院”,與上海譽帆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管網運維產業學院”,與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空間地理信息產業學院”;智能建筑工程學院與上海建工共建“上海建工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學院”;智慧城市管理學院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青浦電信局共建“智慧城市產業學院”;園林技術與藝術學院與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共建“園林科創產業學院”。攜手上海大學、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共建“上海城市更新技術創新實驗中心”;建設“上海城市更新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立足上海,輻射全國,共同開展城市更新領域的科學研究、標準制定、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和專業建設。


守正創新 多元發展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守正創新,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職業教育,面向高中階段畢業生開設三年制專科層次高等學歷教育,面向初中階段畢業生開設五年一貫制學歷教育。主要為城市建設、智能建造、市政工程、智慧城市管理、園林綠化、藝術設計、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等領域輸送優秀人才。學院同時承擔市建設、交通、房屋管理、園林、綠化等相關委辦局和職能部門委托培訓,并面向建設交通行業企業開展職業培訓、繼續教育等,是第一批城市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場景示范創建單位,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優秀建筑文化、中國傳統插花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市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林業類),市房屋管理局教育中心、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培訓基地,創建了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市院校學生創業指導站和市“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培育項目——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實踐體驗基地。
學院擁有扎實的技能人才培育基礎,匯聚了寶貴的育人資源,走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元培等杰出校友,是連續多屆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園藝項目中國集訓基地,也是建筑信息建模、數字建造、油漆與裝飾等項目上海選手培養基地,以及市住建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基地、青浦區技能人才培育實訓基地,曾培養出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第44、45屆金牌和第46屆優勝獎獲得者,在2023年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中,基地選手取得了2金2銀3優勝的優秀成績。擁有朱迎迎技能大師工作室、曹利民技能大師工作室等4個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學院堅持以世賽為引領,為住建行業和社會培養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