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坐落于“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之城——湖南省懷化市,染雪峰山之靈秀,汲?水河之神韻,是祖國“西南明珠”里的一所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學校創辦于1958年,始名為黔陽師范專科學校,期間經歷了合并、停辦、恢復辦學等歷程,1983年易名懷化師范專科學校,1998年開辦本科教育,2000年黔陽師范整體并入學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懷化學院,2004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2年入選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2023年獲批首屆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學校現有現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114.2畝,下設職能部門及教輔機構23個,16個學院(部),學科專業涵蓋理、工、農、經、管等十大門類,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網絡與新媒體等47個專業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7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28個,省級應用特色學科4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8個專業通過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獲批湖南省現代產業學院2個,擁有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金課等62門。綜合文科和綜合理科教改開全國先河,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40%;二級教授10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4人;留學經歷的教師達13%,目前在聘省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及相當層次人才23人。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學校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匈牙利、烏克蘭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42所高校(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合作辦學與學分互認、科學研究、教師培養交流、學生交流等方面已開展實質性合作。先后招收美國、西班牙、俄羅斯、孟加拉等19個國家留學生語言生、學歷生100多人。近五年來,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279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4項,獲省級一等獎273項。學生參加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獲國家金獎1項,銅獎13項,省級一等獎9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45項,獲獎總數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學校已建成16個實踐(實驗)教學中心,其中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基礎課示范實驗室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室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17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空間)4個;建有248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基地22個、省級優秀實習教學基地8個。近五年來,主持省級以上教改課題212項,研究成果獲省級教學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13項,獲批湖南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2個。
學校擁有民族藥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國家民委懷化學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和湖南省民間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等3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民族醫藥研究與開發、中藥制劑與質量控制等2個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近五年來,教師發表的論文3530篇,其中高質量論文886篇,出版學術著作200部;獲授權專利1169項,專利轉化216項,位居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指數全省第十,獲批湖南省高校知識產權中心、湖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評為打好“發展六仗”表現優異單位;獲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23項,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立項27項,其中2024年獲國家級項目7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項。
學校已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7余萬人,其中一大批成為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或國內外知名學府和科研單位的教學、科研骨干。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78級)、著名作家王躍文(81級)、歌唱家陳思思(90級)、“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蔣悟真(92級)等優秀人才是其中的代表。
追求卓越,逐夢前行。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學校秉承“懷仁化物、立地仰天”的校訓,堅持“建應用型學科、辦應用型專業、做應用型研究、育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方針,確立“開放發展,快速跨越”的發展目標,立足懷化、服務湖南、面向西南、輻射全國,以實施校企合作為突破,開放辦學;以問題為導向,促進應用科學研究;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服務地方;以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做出貢獻贏得地位,朝著建設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穩步邁進。(2025年5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