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文脈 四十七載春華秋實
學校位于毗鄰越南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78年建校于西南聯大蒙自舊址,被譽為“滇南教師搖籃”,2003年升格為滇南地區首家本科院校,立志培養服務地方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實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為主的辦學體制。是云南在越南開設境外辦學點最早、與越南高校合作最廣、招收越南學歷本科留學生最多的高校,為云南省第一批重點建設的國門大學。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8年接受本科教學審核評估。2014年成為云南省首批整體轉型試點高校,2016年入選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2024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在云南沿邊州市高校中率先開啟研究生培養。
樂教善導 矢志初心作育英才
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初心,根植紅河大地,服務祖國邊疆,建校47年來為社會培養了6萬余名“下得去、留得住、吃得苦、用得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現有教職工903人,其中專任教師704人,正高級職稱110人,副高級職稱270人,博士270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2人,云嶺學者1人,教學人才1人,文體人才2人,產業創新人才1人,省委聯系專家4人,國貼、省突、省貼專家15人次,省部級及以上人才44人次。全日制本科生13631人,國際學生72人。下設14個二級學院,4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1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4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新興專業建設點1個、一流專業備案建設點3個;4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2個專業完成專家進校考查;本科專業綜合評價C類(全國平均水平)及以上專業占比89.13%,其中B類(全國先進水平)專業3個;根據云南省12個重點產業和紅河州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持續優化專業布局,逐年提高理工農類專業占比,努力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新人。
道不虛談 植根紅河科教融匯
以服務需求為導向,聚焦對外開放、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三個領域建設學科群。現有國際商務、材料與化工、農業3個專業碩士點,省級立項建設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點7個。建有教育部區域國別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8個,與越南高校共建“東南亞稀貴金屬新材料”等云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3個,有云南省教育廳工程中心和實驗室16個,云南國際哈尼/阿卡文化研究等省級創新團隊和智庫3個,滇南中藥材資源開發利用等云南省高校科研創新團隊10個。“十三五”以來,獲國家級科研項目69項、省部級218項,獲省級科研獎24項,有知識產權870件。在國家安全、國際貿易、邊疆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的518篇研究報告被各級政府部門采納或批示;圍繞高原特色農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新材料產業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累計產生經濟效益100余億元。扎根紅河大地,科技創新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學壤共華 地毓文樞躬耕邊疆
堅持根植紅河、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與紅河州州委、州政府、州政協及相關單位合作共建紅河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暨邊疆黨建研究所、紅河州邊疆財政經濟研究中心、參政議政智庫、藍莓研究院等平臺,開展邊疆黨建、邊疆治理、產業發展等研究,促進邊疆繁榮穩定;與蒙自、金平、建水、河口、綠春、屏邊等縣市簽署校地合作協議,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深度合作,助力金平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與蒙自市共建紅河學院附屬學校;與建水縣共建建水紫陶產業學院;選派389名師生赴金平縣、綠春縣26所駐點中小學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和新高考九科送教等活動。勇擔高校使命,攜手地方共同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
融合開放 美美與共鐸振國門
學校持續探索國際化特色發展路徑,2012年首倡“國門大學”建設理念,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沿邊地區高等教育新高地,“國門大學”建設被寫入云南省“十三五”發展規劃。建有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簽署的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2025年4月,孟加拉國拉杰沙希孔子學院成功獲批,斯里蘭卡蘭比尼孔子課堂、孟加拉國山度?瑪麗亞姆-紅河孔子課堂運行良好;在越南太原大學設立的境外辦學點是云南省首個在越南開設的境外辦學點;與越、老、緬、柬、泰等南亞東南亞的40家高校和機構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獲批教育部越南研究中心、國家民委斯里蘭卡研究中心等平臺,聚焦南海問題、越南歷史和中越跨境民族研究等方向,深入開展區域國別學特色研究。著力打造“留學紅河”品牌,2004年以來累計招收21個國家3000余名留學生,培養了一批知華友華的國際人才。積極推動人文交流,踐行文明互鑒,奮力推進民心相通,深度服務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勠力同心 砥礪奮進逐夢大學
面向未來,學校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聚焦省委“3815”發展戰略和紅河州委“337”工作思路,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錨定2032年“申博”和2035年“更名紅河大學”的發展目標,堅定信心、奮勇爭先,為建成具有區域國際影響力的一流應用型大學而團結奮斗。
(數據更新至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