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旅游學院是中國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烹飪專業獨具優勢、旅游學科特色鮮明的綜合類院校。學校先后獲批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國務院僑辦“海外惠僑工程·中餐繁榮基地”、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學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起源于1976年開辦的四川省飲食服務技工學校。1985年,在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教育部正式批復同意創建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與四川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為四川旅游學院。2021年學校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23年學校成為四川省新增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優先培育”高校。
學校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成都,坐落于龍泉山下、東安湖畔,擁有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休閑美食文化園。學校以龍泉校區為主校區,另有北巷子、清江、青羊三個校區,占地1008畝,建有蜀景博覽觀光區、被譽為“世界最大廚房”的烹飪與食品實驗管理中心、中國第一個標準攀巖運動場、中國首家高爾夫教育訓練場,形成了“校園在景區、景區在校園”的獨特校園格局。
學校現有15個二級學院,34個本科專業和5個特色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22萬冊,電子圖書73萬余冊。近年來,學校加速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以學科建設為牽引,錨定“碩士點申建”目標,聚焦國家重點領域發展戰略,對接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先后制定實施“烹飪珠峰”行動計劃、“旅游高原”鑄造工程、“優精新”學科建設布局,學科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形成了以烹飪為優勢、管理學為主干,相互支撐、相互交叉的學科結構,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獲批國家級本科一流專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閑體育等9個專業立項為省級“一流、應用型示范、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立項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教育部宏志助航課程3門、教育部能者為師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應用型示范、精品在線開放、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思政示范、高階、來華留學生精品”共77門。
學校是教育部餐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建有四川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文旅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川藏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協同創新中心、川菜產業化和國際化協同創新中心、川菜發展研究中心、川菜人工智能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山地旅游安全重點實驗室7個省部級科研平臺,食育教育科普基地和美食與旅游文化普及科普基地2個省級科普基地。2025年,學校出版發行《中國歷代飲食文化典籍叢刊》,充分發揮科研平臺優勢,為推進中華飲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學校聚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科學研究橫向突破、縱向拓展,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學校扎實推進有組織科研,組建跨部門多學科交叉科研團隊,以學科優勢為基礎選擇主攻方向,近3年來,累計科研到賬經費近1億元。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現有教職工12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41%,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超25%。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部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等13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文旅部萬名旅游英才計劃4人;“天府青城計劃”領軍人才與天府工匠、“天府峨眉計劃”創業人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等100余人次;中國食品安全專家、非遺專家、烹飪大師、烘焙大師、天府名廚等行業知名專家人才40余人次。
學校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通過構建全球合作網絡,與美、英、法等26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學校累計選派200余名教師赴海外開展學術交流,實施“卓越人才海外孵化工程”,定期輸送學生赴海外實踐基地實習就業。創新“美食外交”模式,在荷蘭、意大利、澳大利亞、摩洛哥、新加坡、韓國、日本等7國共建“中華川菜學院”,形成集文化傳播、技藝傳承、產業推廣于一體的國際合作平臺。學校入選教育部“中歐教育人文交流旗艦計劃”;作為“中國-東盟旅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主導制定區域旅游教育標準;通過歐盟伊拉斯謨+計劃“可持續旅游人才”項目,成為亞太地區首批能力建設基地;與希爾頓集團合作建設全球標桿性酒店管理學院,開展“3+1”跨國輪崗體系;與韓國湖南大學開辦“成都第二世宗學堂”;與法國EPF工程師學院共建西南地區首個中法工程師平臺,合作舉辦“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創新“中文+職業技能”人才模式,為泰國、孟加拉國、尼泊爾等1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海外留學生。
學校不斷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堅持產教融合。學校是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理事長及國際教育分會主席單位,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單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等廳局以及雅安、資陽等20余個地市州人民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省旅投、省商投等近100個企業及相關協會、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大量協同育人和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學校擁有各類特色實驗實訓室190個,教學實習實訓基地237個,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75項、省政府教學成果獎7項。學校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承擔和參與編制國際、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近80項。
櫛風沐雨,弦歌不輟。在5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與中華飲食文化傳承和旅游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秉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校訓,形成了“堅毅篤行,精專創新”的川旅精神。建校以來,學校為餐飲和文旅行業輸送了10萬余名優秀人才。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0%以上,持續位居全省高校前列,高質量就業率保持在60%以上,創業率連續五年超全省平均水平。
展望未來,意氣風發。學校將堅定不移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持“向內聚力、向外拓展、向下扎根、向上提升”發展思路,實施“人才培養立校、產教融合強校、國際合作興校、品牌塑造榮校、數字賦能治校”五大戰略,堅定“強旅報國”的使命,團結帶領廣大師生以實際行動回答好“教育強國,高校何為”“旅游強國,川旅何為”這一時代命題,為實現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2025年4月28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