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組織專家評估、青海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全日制公辦的集護理、臨床、預防、藥學、醫技等專業教育為一體的衛生類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隸屬于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辦學歷史悠久。學院始建于1948年,其辦學雛形更早可追溯至1935年設立舉辦的第一期種痘人員講習班,1939年開辦醫務護理人員訓練所,1943年改名為衛生人員訓練所,1948年10月改名為“省立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49年9月學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司令部衛生處接管。1950年學校與青海軍區衛生學校合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衛校,1951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奉命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遂將學校移交給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青海省中級衛生技術學校”。1954年更名為“青海省衛生學校”,之后分別更名為“青海省西寧衛生學校”“青海省第一衛生學校”,1960年復名為“青海省衛生學校”。分別于1984年、1990年在“青海省衛生學校”的基礎上掛牌成立了“青海省衛生干部專科學校”,“青海省聯合職工大學衛生分校”。2003年“青海省衛生學校”升格為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首家被教育部批準設立的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點”。2016年被確定為“青海省重點高職院校”。2018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三批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20年被教育部列入“國家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單位”“全國首批急救教育試點學院(省級協作組組長單位)”“國家第一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單位”“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應用試點單位”。2021年被省教育廳列入“青海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院建設單位”;獲批“全省首個高等職業教育中外合作項目-與加拿大博瓦立學院合作舉辦護理專業(專科)教育項目單位”“中非職教合作聯盟首批培養單位”“首批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WTL)成員單位”。獲批“青海省文明校園”“青海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文化底蘊深厚。建校以來,立足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實際,堅持“校院合作、產教融合”的發展道路,凝練出了“勤奮篤行、明德至善”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敬業、至愛修德”的教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學風,“扎根高原、幕天席地、黽勉從事、甘于奉獻”的學院高原沙棘精神。構建并形成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法規教育、民族團結教育、醫學人文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校紀校規校史教育為“八維”的“一統八維”思政工作體系,引導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創建的“高原沙棘志愿服務隊”“天使健康護航隊”等團隊成為學院服務社會的特色品牌。
70多年來,累計培養了4.2萬名衛生人才。畢業生遍布青海山川、祖國大地,甚至異國友邦,涌現出了一批頗有影響的衛生類高級人才,一大批畢業生立功受獎:有的被授予“南丁格爾獎章”“全國優秀醫務工作者”“全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校生近6500人,教職工25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94人,占專任教師的43%;教授13人、副教授36人,“雙師型”教師219人。現有“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4名,“青海省昆侖英才·高原名醫”1名,“青海省135人才培養工程創新教學科研骨干”3名,“青海省優秀校長”1名,“青海省先進教育工作者”1名,“青海省優秀教師”3名,“青海省優秀班主任”1名,省級青年骨干教師12名。
辦學條件完備。校區占地面積約511畝。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5所,校外實習基地135個,建成2個省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95間院內實驗實訓室。先后獲批“全國首批急救教育試點學校(省級協作組組長單位)”“青海省鄉村醫生培訓中心”“青海省社區全科醫生培訓中心”“青海省藏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中心”及“青海省護理實踐技能培訓基地”“青海省臨床技能培訓基地”“青海省急救技能培訓基地”等4個國家級培訓基地和8個省級培訓基地。總藏各類紙質圖書31.75萬余冊,其中醫學類紙質圖書22.23萬余冊,生均圖書達64.9冊。
專業設置合理。現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針灸推拿、預防醫學、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等20個專業,其中有臨床醫學、中醫學、預防醫學等6個國控專業,已建成護理、助產2個國家級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和口腔醫學、醫學檢驗技術2個國家級骨干專業以及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技術、針灸推拿等6個省級示范專業。臨床醫學等5個專業被評為青海省高職省級重點(特色)專業,2門課程入選省級課程思政示范專業,3門課程被評為青海省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
教科研協同推進。近3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3項;省衛健委“三新項目”10項;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4項;11項課題通過青海省科技成果鑒定,獲得省級科技成果證書,其中,國內領先科技成果2項、國內先進1項;公開發表論文119篇,其中SCI論文10篇,核心論文23篇,實施教學改革項目21項,獲獎6項。獲批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計算機軟著2項。
產教融合發展。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精準對接全省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立足實際,創新發展,現開設護理、助產、臨床醫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等20個專業,形成了護理專業“1.5+1.5”、臨床醫學專業“復合型”、藥學專業“訂單式”、醫學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以及“五年一貫制”“1+X證書制度”等多維度、多層次、多形式、全覆蓋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凸顯了特色辦學優勢。2014年牽頭組建青海衛生職業教育集團,已擁有常務理事單位45家,理事單位135家。
合作交流融通。堅持“輸出”與“引進”并舉的合作原則,與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等國家知名院校開展國際合作,與加拿大博瓦立學院開展護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展新加坡護理獎學金項目,建立教師交流、學生交換平臺,目前已選派若干名學生赴新加坡留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入選首批“中文+職業技能”基地建設單位、中非職教合作聯盟首批培養單位、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WTL)首批成員單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代會青海代表團審議,每到青海發展關鍵時刻和重要節點都提出重大要求、作出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各族干部群眾的親切關懷。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定不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履行好維護校園安全、師生安寧的重大責任,在辦學育人問題上把好政治方向。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狠抓作風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構建“德育為先、智育為重、體育為本、美育為根、勞育為榮”的育人新體系,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貢獻衛生職業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