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醫學院是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的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第一所民辦醫學本科院校。前身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校長何彬生教授于1989年創辦的湘南中等衛生職業技術學校,1996年更名為湘南衛生中等專業學校,1999年升格為湘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1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5年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19年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先后獲評為全國先進辦學單位、中國十佳誠信民辦高校、全國就業先進院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十佳民辦學校、湖南省民辦學校教育扶貧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民辦學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2021年獲“湖南省民辦普通本科學校2020年度辦學情況檢查優秀單位”;2022年獲“湖南省學生資助研究先進單位”;2023年獲“湖南省高校學生工作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87.41萬m2,建筑面積94.02萬m2,教學行政用房52.08萬m2,學生宿舍30.37萬m2;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987.32萬元;圖書館擁有圖書資源274.60萬冊,體育場館總面積12.86萬m2(體育館3.93萬m2)。生命科學館、臨床技能中心、院士工作站、醫學影像虛擬仿真中心、護理虛擬仿真中心等實驗實訓設施先進。
學校以醫學教育為主,醫學、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設立16個二級學院,有35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5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團隊3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1個。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研室3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3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基地10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1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培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個。
學校現自有專任教師1458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59人,占比31.48%,碩博學位教師1095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三百工程”優秀教師、湖南省學科帶頭人、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奉獻獎、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優秀實驗教師、湖南省青年五四獎章、湖南省芙蓉百崗明星、湖南省民辦高校百佳教師、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選、湖南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人才、湖南省“三尖”創新人才、湖南省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年輕優秀科技人才等省部級及以上各類人才共計190人。
學校建有中醫藥農業生物基因組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院士工作站4個、長沙市技術創新中心1個,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立項湖南省應用特色學科3個。近年來,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248項,獲湖南省自然科學獎2項。學校圍繞中醫藥農業科學研究全面啟動臨床醫學、藥學等11個ESI前沿學科建設,發表SCI論文110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10分以上的30余篇,高被引論文20余篇。2024年我校臨床醫學已進入全球ESI前沿學科前1%行列;2025年10月藥學專業有望進入ESI前沿學科,從2026年起連續十年分別有一個學科進入ESI前沿學科,2026年下半年臨床醫學進入ESI前沿學科1‰。
在近4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千年長醫、濟世惠民”的辦學宗旨,弘揚“厚德、博學、儲能、求真”的治學精神,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醫學與人文相通,博學與專精兼取,理論與實際并重”的教育思想,主動面向社會,服務基層,注重內涵建設,逐步形成了醫教研相結合,培養基層應用型醫藥衛生人才的辦學特色。學校為醫療衛生機構等單位培養了15萬余名應用型人才,其中為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輸送了3萬余名基礎厚、用得上、干得好、能創新的應用型醫學全科人才,已有4000余人成為基層醫院領導和業務骨干,他們扎根基層、甘于奉獻,為我國醫學教育和衛生事業發展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文數據統計截至于2025年4月)